发布时间:2021/1/27 8:37:18 作者:佚名
高等教育
从“量”向“质”转变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钟秉林
关键事件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更是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性起点上,面临一系列新趋势、新挑战。
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出现诸多新特征、新趋势。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正式迈入普及化时代。上大学的机会已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上大学”悄然转变为“上好大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要破解这一主要矛盾,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办好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专业。
众所周知,办好一所大学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撑,从而满足教学场地、图书馆、仪器设备、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政府重视,经费到位,硬件设施可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也可在不长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但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绝非短期之功,更非仅靠金钱就能堆砌而成。精良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文化积淀、优良的校风学风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教师的接续努力方能铸就。正因高等教育建设发展周期较长,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较为急迫,导致当下部分家长教育焦虑情绪滋生,甚至向下传导至基础教育领域。
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要实现“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的教育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需进行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以规模扩张、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高等教育而言,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一是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促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层次类型结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进一步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结构,做好学位授权审核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工作,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增设交叉学科门类。
其次,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层次的教育要有明晰的目标和规格定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要相互衔接,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已进入整个社会的中心场域,高校和社会的连接愈发紧密,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要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破除“五唯”,转变育人理念,改变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其次要坚持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的评价理念,注重大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根据评价结果反向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要合理运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各类评价方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要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实施大学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协调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回归大学组织特性和本质属性。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保障大学民主管理,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
高等教育发展须全社会协同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提高履职水平,做好宏观管理;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要教书育人、潜心育人;学生要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用人单位要科学选人用人。
总之,“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曾天山
关键事件
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正在经历三大转变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尽管遭遇一些曲折,但保证了实体经济需要的大量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在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迅速实现复工复产,这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其中也得益于职业教育的持久贡献。
总的来看,“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在经历三大转变。一是职业教育内部的转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上早有共识,但写进中央文件,还是在去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的这一明确定位带来的政策效应非常明显,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可以更好地争取政策扶持、财政投入、办学场地等,各级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增强。
二是发展区域的转变。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力支持,有效调动了地方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职教20条”,国家重点在东中西部布局,先后确定了山东、甘肃、江西等三个试点省份推进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此举有力推动了教育部和各地党委政府共同行动,形成部省协同的良好工作格局,合力下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盘大棋。今年以来,山东、甘肃等地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改革力度较大,有效发挥了中央引导、地方突破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制。
三是社会环境的转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让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当前,社会资源正在更快更好地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接下来,要加快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学历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变,形成政府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全民拥有技能的社会风尚。
培养目标从“一技之长”向“一专多能”转变
为什么这里强调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源?因为资源通常只能带来对等收益,而资本能带来超额收益。放眼未来,简单劳动将更多地被人工智能替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只要有一技之长,而是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除了指创新创造能力、迁移能力等综合素养,还指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拥有数字化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在类型上要继续实现升级,提高人才培养效能。
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职业教育的“高”,不只是指教育质量的高,而是要增加评价方案中有关社会评价的权重,尤其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的评价和满意度;而在职业教育内部,也不再只是强调技术主义,而是要强调德技并修、手脑并用。
为了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赛”: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举办13年来,赛出了内容,赛出了水平,如今是学校和企业联办,不只是检验了职业可以买滚球的正规平台,更引领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二是“证”:即“1+X”证书制度,它倒逼企业拿出真技术用到学校中去,倒逼职业学校教师先学新技术,然后学生要掌握新技术,各类证书是提高职业技术实用性和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三是“奖”:包括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教研成果奖以及今年开始实施的教材奖,奖励体系已非常健全。此外,还有评优评级,包括评比重点校、示范校、“双高”校等,以及项目、实验基地评比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和拉动职业教育发展。
从支撑中国制造到支撑中国制造创造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说,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强调的是今后职业教育更要做前无古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有人认为,大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同样地,我认为“双高”院校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创造技能、革新技能,培养“大国工匠”式的高端人才。“双高计划”评选和过去评优质校、重点校不一样,是要对标普通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是要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双高”是要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
展望未来,技能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把不识字叫“文盲”,不懂科学叫“科盲”,以后不懂技术或许会被称作“技盲”,没有技能将难以在社会上生存。育训结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今后各地可尝试建立社区学院,它是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的开放场所,是育训结合、老少咸宜的技术技能教育综合体,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来学习、拿证书,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基础教育
“强基”方能固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关键事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早已实现全面普及,据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2019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5%,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基石
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基石,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将从以前注重追求数量的时代进入注重追求质量的时代。“十四五”期间直至2035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普及比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不仅需要各级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更好破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以及“入园难”“入园贵”等教育“老大难”问题,从而缓解在不少家长中存在的教育焦虑情绪,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在这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的“四个评价”,对构建新时代的教育生态至关重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推动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
“十四五”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实现县域内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省域内均衡,这就要求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强化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我国过去10多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强调实现县域内的均衡。《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全国累计已有2767个县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均衡,占比95.32%;累计已有23个省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这完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就不能只满足于县域内均衡,因为即便实现县域内均衡,只要县与县之间存在办学质量差距,就会带来教师与学生不合理的县际流动,影响各地的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必须意识到,在同一省份内,义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这需要通过强化省级统筹来缩小地区教育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完整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展望“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提升教育质量,与扩大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
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与此同时,从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国际竞争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与以前的自主招生方式不同,“强基计划”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的基础学科专业进行招生、培养改革,既强调招生改革,也强调培养改革。在招生改革方面,不再给学生录取优惠,而实行综合评价录取;在培养改革方面,明确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安排在“强基计划”班学习,不能换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为学生配备导师,等等。这要求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要有基础学科的兴趣,以及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远大志向。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强基计划”的落地,会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生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并引导学生做好长远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
在新的起跑线上
毋庸置疑,中国教育正站在新的起跑线。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收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基本目标实现,教育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
如果说2020年的教育关键词是“收官”,那么2021年的教育关键词就是“开局”:“十四五”规划开局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圆满结束,一个充满希望而又特别值得期待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正式迈入普及化时代;与此同时,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5%……在建立起全球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同时,中国教育正在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迈上新的历史台阶。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中国教育不仅要更大,还要更壮更强。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发现一条教育改革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发展方式上从以往的注重规模扩张走向质量为尊,在人才培养上从以往的“学历至上”走向“能力至上”,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从呱呱坠地到3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然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一个人不间断接受教育的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二十几年不等,普及率普惠性如此之高,教育类型如此之完善,这在过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是不可想象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一路走来脚步不易,而如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且正在创造新的奇迹,如今,我们就在创造奇迹的新起点上。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新世纪20年来的奋斗,中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已步入世界中上行列。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中国教育即将步入更加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这为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当下的中国教育已经迈上一个全新的起点,正在向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的中长期目标大踏步前进。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这是一个过往奋进旅程的结束,更是一段新的奋进之路的肇始。
如今的少年儿童是幸运的,各地近年来大力推进普惠园建设让他们能够比以往更容易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稳步提升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愈发稳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确立和强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让不同兴趣特长、不同能力结构的青少年有了更多元化的成长道路的选择;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让无数家庭拥有了家中第一代大学生,更让处在爬坡过坎阶段、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拥有了更为雄厚的人力资本。
即将到来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如今的中国教育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放眼“十四五”乃至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光明的前途就在远方,或许道路并不平坦,但目标既已树立,中国教育人唯有勠力同心,风雨兼程,书写新的更辉煌的篇章。
(摘自《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1/1/27 8:37:18 作者:佚名
高等教育
从“量”向“质”转变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钟秉林
关键事件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更是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性起点上,面临一系列新趋势、新挑战。
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出现诸多新特征、新趋势。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正式迈入普及化时代。上大学的机会已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上大学”悄然转变为“上好大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要破解这一主要矛盾,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办好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专业。
众所周知,办好一所大学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撑,从而满足教学场地、图书馆、仪器设备、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政府重视,经费到位,硬件设施可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也可在不长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但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绝非短期之功,更非仅靠金钱就能堆砌而成。精良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文化积淀、优良的校风学风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教师的接续努力方能铸就。正因高等教育建设发展周期较长,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较为急迫,导致当下部分家长教育焦虑情绪滋生,甚至向下传导至基础教育领域。
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要实现“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的教育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需进行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以规模扩张、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高等教育而言,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一是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促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层次类型结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进一步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结构,做好学位授权审核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工作,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增设交叉学科门类。
其次,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层次的教育要有明晰的目标和规格定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要相互衔接,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已进入整个社会的中心场域,高校和社会的连接愈发紧密,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要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破除“五唯”,转变育人理念,改变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其次要坚持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的评价理念,注重大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根据评价结果反向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要合理运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各类评价方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要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实施大学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协调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回归大学组织特性和本质属性。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保障大学民主管理,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
高等教育发展须全社会协同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提高履职水平,做好宏观管理;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要教书育人、潜心育人;学生要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用人单位要科学选人用人。
总之,“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曾天山
关键事件
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正在经历三大转变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尽管遭遇一些曲折,但保证了实体经济需要的大量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在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迅速实现复工复产,这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其中也得益于职业教育的持久贡献。
总的来看,“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在经历三大转变。一是职业教育内部的转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上早有共识,但写进中央文件,还是在去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的这一明确定位带来的政策效应非常明显,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可以更好地争取政策扶持、财政投入、办学场地等,各级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增强。
二是发展区域的转变。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力支持,有效调动了地方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职教20条”,国家重点在东中西部布局,先后确定了山东、甘肃、江西等三个试点省份推进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此举有力推动了教育部和各地党委政府共同行动,形成部省协同的良好工作格局,合力下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盘大棋。今年以来,山东、甘肃等地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改革力度较大,有效发挥了中央引导、地方突破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制。
三是社会环境的转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让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当前,社会资源正在更快更好地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接下来,要加快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学历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变,形成政府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全民拥有技能的社会风尚。
培养目标从“一技之长”向“一专多能”转变
为什么这里强调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源?因为资源通常只能带来对等收益,而资本能带来超额收益。放眼未来,简单劳动将更多地被人工智能替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只要有一技之长,而是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除了指创新创造能力、迁移能力等综合素养,还指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拥有数字化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在类型上要继续实现升级,提高人才培养效能。
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职业教育的“高”,不只是指教育质量的高,而是要增加评价方案中有关社会评价的权重,尤其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的评价和满意度;而在职业教育内部,也不再只是强调技术主义,而是要强调德技并修、手脑并用。
为了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赛”: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举办13年来,赛出了内容,赛出了水平,如今是学校和企业联办,不只是检验了职业可以买滚球的正规平台,更引领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二是“证”:即“1+X”证书制度,它倒逼企业拿出真技术用到学校中去,倒逼职业学校教师先学新技术,然后学生要掌握新技术,各类证书是提高职业技术实用性和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三是“奖”:包括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教研成果奖以及今年开始实施的教材奖,奖励体系已非常健全。此外,还有评优评级,包括评比重点校、示范校、“双高”校等,以及项目、实验基地评比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和拉动职业教育发展。
从支撑中国制造到支撑中国制造创造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说,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强调的是今后职业教育更要做前无古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有人认为,大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同样地,我认为“双高”院校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创造技能、革新技能,培养“大国工匠”式的高端人才。“双高计划”评选和过去评优质校、重点校不一样,是要对标普通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是要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双高”是要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
展望未来,技能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把不识字叫“文盲”,不懂科学叫“科盲”,以后不懂技术或许会被称作“技盲”,没有技能将难以在社会上生存。育训结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今后各地可尝试建立社区学院,它是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的开放场所,是育训结合、老少咸宜的技术技能教育综合体,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来学习、拿证书,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基础教育
“强基”方能固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关键事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早已实现全面普及,据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2019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5%,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基石
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基石,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将从以前注重追求数量的时代进入注重追求质量的时代。“十四五”期间直至2035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普及比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不仅需要各级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更好破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以及“入园难”“入园贵”等教育“老大难”问题,从而缓解在不少家长中存在的教育焦虑情绪,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在这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的“四个评价”,对构建新时代的教育生态至关重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推动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
“十四五”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实现县域内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省域内均衡,这就要求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强化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我国过去10多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强调实现县域内的均衡。《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全国累计已有2767个县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均衡,占比95.32%;累计已有23个省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这完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就不能只满足于县域内均衡,因为即便实现县域内均衡,只要县与县之间存在办学质量差距,就会带来教师与学生不合理的县际流动,影响各地的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必须意识到,在同一省份内,义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这需要通过强化省级统筹来缩小地区教育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完整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展望“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提升教育质量,与扩大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
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与此同时,从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国际竞争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与以前的自主招生方式不同,“强基计划”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的基础学科专业进行招生、培养改革,既强调招生改革,也强调培养改革。在招生改革方面,不再给学生录取优惠,而实行综合评价录取;在培养改革方面,明确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安排在“强基计划”班学习,不能换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为学生配备导师,等等。这要求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要有基础学科的兴趣,以及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远大志向。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强基计划”的落地,会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生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并引导学生做好长远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
在新的起跑线上
毋庸置疑,中国教育正站在新的起跑线。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收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基本目标实现,教育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
如果说2020年的教育关键词是“收官”,那么2021年的教育关键词就是“开局”:“十四五”规划开局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圆满结束,一个充满希望而又特别值得期待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正式迈入普及化时代;与此同时,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5%……在建立起全球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同时,中国教育正在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迈上新的历史台阶。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中国教育不仅要更大,还要更壮更强。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发现一条教育改革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发展方式上从以往的注重规模扩张走向质量为尊,在人才培养上从以往的“学历至上”走向“能力至上”,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从呱呱坠地到3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然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一个人不间断接受教育的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二十几年不等,普及率普惠性如此之高,教育类型如此之完善,这在过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是不可想象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一路走来脚步不易,而如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且正在创造新的奇迹,如今,我们就在创造奇迹的新起点上。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新世纪20年来的奋斗,中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已步入世界中上行列。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中国教育即将步入更加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这为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当下的中国教育已经迈上一个全新的起点,正在向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的中长期目标大踏步前进。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这是一个过往奋进旅程的结束,更是一段新的奋进之路的肇始。
如今的少年儿童是幸运的,各地近年来大力推进普惠园建设让他们能够比以往更容易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稳步提升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愈发稳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确立和强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让不同兴趣特长、不同能力结构的青少年有了更多元化的成长道路的选择;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让无数家庭拥有了家中第一代大学生,更让处在爬坡过坎阶段、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拥有了更为雄厚的人力资本。
即将到来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如今的中国教育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放眼“十四五”乃至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光明的前途就在远方,或许道路并不平坦,但目标既已树立,中国教育人唯有勠力同心,风雨兼程,书写新的更辉煌的篇章。
(摘自《中国教育报》)